桂林村感性之旅
100.04.17在全班同學期待之下,終於快速決定戶外參訪李老師的故鄉-桂林村,此次感性之旅,可感受到老師與師母對故鄉那份濃濃的愛、暖暖的鄉愁。
李老師先介紹此次參訪重點後,以一首(快樂的出帆)掀開序幕,車上歌聲、笑聲、歡樂聲、溫暖滿車廂,不知不覺就到了桂林村。
桂林村感性之旅
100.04.17在全班同學期待之下,終於快速決定戶外參訪李老師的故鄉-桂林村,此次感性之旅,可感受到老師與師母對故鄉那份濃濃的愛、暖暖的鄉愁。
李老師先介紹此次參訪重點後,以一首(快樂的出帆)掀開序幕,車上歌聲、笑聲、歡樂聲、溫暖滿車廂,不知不覺就到了桂林村。
●桂林村
「桂林村」一個從展平老師口中得知的神秘村落,在這個窮鄉僻壤孕育了傑出的文學作家李展平老師、畫家邱垂智先生…也因為這些人物使得素樸的村子注入了生命,更增添了地方色彩。
秉持著一顆期待跟好奇的心情出發,我們的車子沿著國道三號往南行駛,除了帶領我們的展平老師、師母,當然還有一群熱愛旅行與文學的同好,當車子抵達古坑時,道路兩旁一片翠綠,正如展開雙臂迎接我們,令人嚮往的桂林村,我來了!
以下文章以轉貼自學員Amy之部落格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這學期在草屯社區大學修了「旅行與文學」,期待能與愛好旅遊的同學互相交流與分享,並且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之下,在旅遊紀錄上有所長進。
第一次戶外教學選定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,因為那裡是老師的故鄉,老師還出版了「故鄉情 – 重返古坑桂林村」一書介紹他的故鄉。有在地的文學家帶路,我捨棄了去日月潭騎腳踏車的活動,決定與班上同學一起出遊。
山路蜿蜒,車行至吊鏡即止,於是輕裝簡囊慢步徐行,少時折轉入幽徑,越十數步橋影乍現,橋名曰光山,半百之年神采依稀,看似斑駁滄桑卻不改其本色,無粉妝以媚俗。不矯飾以惑人,猶如解甲老將,把酒看劍,忘情醉臥山林間,自然流露真性情。
長橋漫漫,愜意流連,浮愰飄搖似在雲間,遠望青山如黛,翠巒層層,平野綠林成蔭,幾戶人家,凝神細聽,只涓涓流水,而無半點車馬喧,有如蘇東坡於赤壁賦中寫道: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 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又或在夜遊承天寺後有感:何夜無月,何處無竹柏,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耳。饒富真趣,耐人尋味。
清風徐來薰人欲睡,一時心馳神往,夢遊太虛。翩翩然化做孤鶴,元裳縞衣,橫江而飛。赤壁之下笑問東坡:今日之遊樂乎。東坡醺然高吟:醉翁之意不在酒,而在山水之間。子知之否。先生所言,一語破禪,驚醒夢中人。茫然四顧,只有人在橋上,橋在山前,山在天地間。
記 四月十七日 遊古坑桂林村於吊鏡一處有感於懷戲作之 張勝崴
「草屯社區大學 旅行與文學班」戶外教學 文:張千惠。圖:傅美芬提供
古坑桂林村知性之旅的日子終於到了,能到老師的故鄉,心中充滿著喜悅與好奇,今天總算可以體驗老師著作「故鄉情─重返古坑桂林村」書中那份懷舊心靈與疼惜那片山林水澤的心境。
清晨七點在草屯大成街公有停車場集合。出發。由中興新村交流道上3號高速公路,7點50分接78號道路往古坑方向行經綠色隧道接台3號道路往華山方向前進,兩旁翠綠的行道樹,真是美麗,8點15分到達桂林村。
首站是前往近50年歷史的吊境吊橋,因橋齡已久,須有人數限制,我們則分批走過吊橋;途經一個傳統四合院時,是棟古老的竹管厝建築,看到廂房門口掛著吊桶,同學們好奇發問,老師介紹這是早期用吊桶方式來養殖野蜂,同學直呼大開眼界。再由好漢坡往北門進入桂林苦苓腳古道,古道上有油桐樹、佛手蕉等等,在大樹下聽老師講述幼年生活點滴,還有油桐樹的功能與用途以及對村民經濟上的幫助等,每個人專注投入的神情,彷彿又重拾那睽違多年的童年快樂時光。
尋訪古坑桂林村石槌尾溪、山豬湖溪現況
。涓流的山豬湖。 文.攝影:李展平
吾村沒有埤圳、水塘,惟村民多年來飲水不成問題,並以山泉水引進水缸自豪;童年的山豬湖溪,印象中從未斷流,它讓蜈蜞坪的灌溉,大芒埔的山田、山豬湖梯田式的田野,皆能雨露均沾,引得最佳水質播種、插秧。原以為它發源河口是百尺垂瀑,是萬千支流細潺匯集,當我親自溯溪而上,看見白頭翁、珠頸斑鳩、綠繡眼以及久違的竹雞;時光給了無數澗草、竹林、灌木叢、森林等綠色植被豐沛生命力,百年來森林的水源涵養,亦流淌清澈冷泉回報村民;有如:一、樹冠截留,樹冠使降雨直接到達地面之時間減緩。二、根系與枯枝落葉層增加地表滲透量,減少土壤沖蝕與地表之蒸發量。三、森林留取露珠可增加降雨。四、根系強固土塊防止淺層山崩。五、林地土壤含水量多,增加滲透水量補助地下水。六、維護保護自然生態與景觀資源。由於彼時未種茶葉、檳榔,桂竹林相完整,處處有山野流泉,出門不必帶茶水,飲山泉即可。
如今童年悠遊於紅柿上的台灣藍鵲,率先消失,早期村民叫牠「長尾珍」,喜於開闊的樹林活動,棲息時常三、五隻小群於樹林跳躍,屬鴨科鳥種,性情兇猛,全身深藍色、鮮豔,腳指及嘴成紅色,叫聲喧鬧不悅耳,常見於山豬湖附近喬木;山鳥看中溪流,就如辛勤茶農也紛紛架設管線,引山豬湖水灌溉,一路分批引水,讓原本流暢的山泉,漸漸變成小溪,靜靜的流,在更早之前,我與同學徐景山,經常巡視溪流的水生物,像白鰻、石濱、溪哥、溪蝦、拉氏清溪蟹(紅蟹)以及不知名的樹蛙,像白頷樹蛙、艾氏樹蛙,當年水生物豐富,吸引各路「豪傑英雄」伺機而動,爬蟲類有蛇龜、斯氏攀蜥、麗紋石龍子、錦蛇、臭青母、草尾蛇、過山刀、雨傘節、赤尾青竹絲、南蛇,從杳無人跡的複雜矮叢穿越,所有綠竹繼續保持它的神秘感,我們手杖著棍子,隨時向侵入領域的蛇類揮舞,偷偷壓低身,觀看翻動石頭之際,幾隻螃蟹快速躲藏,累了,爬上石塊上曬太陽,享受荒野況味,或者站在群樹下,把自己站成一頭綠滿紋身的獸。
山豬湖自蜈蜞坪,流經苦苓腳下厝,溪河不大,沒有河床,唯40年前的山豬湖,水源豐足,那種叫『溪烏』的留鳥,常佇立溪中岩石上,飛行時緊貼水面快速前進,並發出短促喉音,村民對「溪烏」的鳥名,大都覺得陌生,其實牠有個較土俗的外號「黑腳仙」,誰幫牠取此名不可考,雄鳥嘴黑,腳紅色,頭至後頸翼暗綠色而有光澤,且密佈淡藍色斑點,飛行時常發出「唧唧」聲,喜築巢於水邊,岸璧或堤防,為普遍之留鳥;童年在溪口,瞧見牠總是神情機伶的收翅飛撲,飛行速約50公尺便停腳,總是不慌不忙浮游淺灘,如此荒野孤客,來自來,去自去,無牽無掛,如行雲流水,竟意外獲得『黑腳仙』雅號;傳統「仙」字輩,往往悠游山水間,仰臥雲霧,彈琴復長嘯,不憂亦不懼啊。
•瞎忙了好些天,終於把老師交待的作業草草完成,由於是第一次試著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記錄一個團體的旅遊歷程,難免會顧此失彼無法周全,不能盡如人意之處,還請多多體諒,此番不怕大家見笑,勝崴先獻醜了, 哈!哈!
•俗話說得好:孩子再醜,也是自己的.謬讚幾句也無可厚非,只是要我老王賣瓜自賣自誇,實在也挑不出一塊好的,只能說我真的盡力了,跌跌撞撞邁出了一小步,希望是我們旅行與文學班的ㄧ大步,願共勉之.ㄧ整天的行程我選用了59張相片,難免有遺珠之憾,因此在後面又補上幾張,力求完善文字說明部份,有直說的,有隱喻的,有情境的,有禪味的,有正經八百的,有輕鬆詼諧的,有詩詞也有歌,嘗試以多樣化的筆法表達相片裡的意象,畢竟個人才疏學淺,雖然亟欲求好,然力有未逮也.謹以此粗鄙之作,權做範例,供大家參考.
吊鏡60年吊橋遊晃---登桂林村苦苓腳古道<竹林,茶園圍抱>老樹巡禮---山鄉憶舊<訪耆老>---昭和時期祖厝參訪<特殊風味餐>蜈蜞坪古道原生植物賞析---土咖啡飲品之旅<黃登貴好友>----認識傳統文物,聚落<下庄許府收藏>---回程<斗六天ㄧ青草行免費品飲>賦歸草屯。
行程暫定,視同學喜好及當時狀況可彈性調整。
祝旅途愉快,願一路清風,原野為你溫柔,嗯。